boyu新闻中心 /boyu News
boyu博鱼综合新闻发布厅丨黑龙江省工信厅:推进新型工业化 培育新质生产力
(记者 刘嘉 霍枭涵)13日,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会上,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韩雪松介绍,今年前10个月boyu博鱼综合,黑龙江省工业虽然仍保持低位运行,但部分指标呈现积极变化,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取得新突破,重点产业良性发展带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全面加速,对内对外开放成效显著,支撑和保障国家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用凸显,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落实落靠省委省政府系列稳增长工作举措,今年1-10月13个市(地)中有8个规上工业增速环比提高,制造业、装备boyu博鱼综合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速环比分别提高0.8、0.1、0.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达到14.1%,高于全国12.2个百分点,工业运行呈现持续回暖势头。
产业专班统筹推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前三季度,“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中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收1588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智能农机产业分别增长25.3%、15.2%、14.6%;6个传统优势产业中医药、食品产业营收分别增长19.5%和4.3%。
规划政策引导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累计认定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79个,黑龙江省获批全国首批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哈尔滨市成为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38个,数量居东北三省一区第一;有3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实现历史“零”的突破,其中2户国家级工业设计企业,占本次国家认定总数的40%;4户企业晋升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数量为近年最多。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哈工大等3个单位获批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哈尔滨鑫润等12户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哈电集团等3家企业5个产品被列为国家重点突破标志性产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成效逐步显现。
积极主动对接服务融入国家战略需求,一批企业深度参与国家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哈电集团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中国一重核电重大技术装备等一大批“大国重器”继续刷新或填补国内空白。
坚持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合作,积极组织市(地)走出去招商引资、对接合作,先后组织对俄、东盟及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系列招商活动,成功举办第六届新博会。前三季度全省签约数字经济和工业项目309个、签约额1556亿元。
全面推动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31条和省45条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实施民营企业梯度成长培育计划、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深化领导干部包联企业机制,全力提升包联企业质效,截至10月末,省市县乡四级3.1万名干部包联企业52.5万户,解决企业各类问题1.78万个、办结率99%,包联企业boyu博鱼综合满意度持续提升。
下一步,黑龙江省工信部门将聚焦工业调结构转方式,坚持做强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着力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上攻坚克难,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夯实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物质技术基础。
着力稳住工业运行。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强化运行调度,着力解决工业企业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推动全省工业运行持续向好。
全面推动转方式调结构。聚焦加快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形成具有龙江特色优势的新质生产力。
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发挥优势、锻长长板,突出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引导带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力保障产业安全。主动对接融入国家战略需求,推动更多龙江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进入“重大战略任务清单”,在培育“国家队”中提能力、增实力,打造振兴发展新动能、新增长点。
加快推进“智改数转”。聚焦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快推进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智能制造示范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构建转型发展新优势。
着力推动绿色发boyu博鱼综合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boyu博鱼综合,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加快构造清洁高效低碳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培育建设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绿色化园区,推动企业实施清洁化改造,构建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加快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办好全国产业转移大会,打造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合作平台。强化央地合作,常态化组织央企与地方企业对接沟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立足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全面深化对俄、东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
培育壮大民营经济。落实好国家和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梯度成长,持续优化包联服务举措,加大力度推进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扎实服务好民营经济。